近年來,海勃灣區多措并舉深化改革,持續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便利化建設步伐,構建協同高效標準化政務服務體系,推動“綜合一窗”改革走深走實,深化“一網通辦”“市區通辦”改革,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更貼心,跨省通辦異地辦事更便捷,各種愛心暖心服務,讓政務服務更有“溫度”。
推行“四個標準化”建設 構建協同高效三級標準化政務服務體系
場地建設標準化。政務服務中心、便民服務中心、便民服務站全部統一建設標準、統一服務標識,科學規劃咨詢引導、窗口辦理、后臺審批、自助服務、休息等候等區域,構建區、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三級標準化政務服務體系。業務辦理標準化。制定標準化辦事指南和服務流程,遵循“最優、最簡”原則,確保政務服務事項信息完整、規范、準確。工作制度標準化。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服務、首問責任制、告知承諾制度、前置服務制度、容缺受理制度等,進一步提升辦事群眾滿意度。服務禮儀標準化。工作人員統一著裝,從儀容儀表、服務用語、服務態度等方面加強對窗口人員的規范指導,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。綜合運用電子監管、現場和在線評價等多種方式開展企業群眾滿意度調查,聽取企業群眾意見建議,建立滿意度回訪機制,優化窗口服務,窗口綜合滿意度達99.8%,群眾辦事獲得感持續增強。
向改革要動力,“四個一”發力 推動“綜合一窗”改革走深走實
健全“一套機制”,全面深化改革。制定《海勃灣區窗口人員行為規范制度匯編》《海勃灣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績效考核管理辦法》《海勃灣區會商聯審工作機制》等制度,規范辦事指南和服務流程。打破“一個模式”,指引謀劃改革。制定《海勃灣區深化“綜合一窗受理”改革實施方案》,打破窗口“冷熱不均”現象,政務大廳設置醫保、社保、公安、市監、稅務等專區21個,綜合窗口3個,形成“設置專區+綜合窗口”的整體布局,各職能部門審批人員集中入駐綜窗后臺,為綜窗收件形成強有力的專業支撐。共享“一個系統”,打通信息壁壘。
以綜合一窗受理平臺為基礎,通過烏海市互查互認平臺,打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業務專網系統的信息通道,實現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。建立“一支隊伍”,破解改革難題。組建綜合窗口專班,開辦業務小講堂,打破傳統聘請專家授課的模式,通過崗位輪訓、專題培訓、以老帶新、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開展綜合業務培訓,提供窗口人員綜合能力。
全面深化“一網通辦”“市區通辦”改革 筑牢政務服務“支撐網”
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化。制定《海勃灣區全面深化“一網通辦”“市區通辦”改革工作實施方案》,規范管理政務服務辦事指南、服務平臺、監督評價等要素,以“網上”辦理為基礎、“掌上”辦理為導向,129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“一網通辦”網辦率達98.03%。證照材料電子化,數據共享“免提交”。加強電子證照、電子印章歸集和“線上線下”應用,歸集電子證照46類47.18萬件,簽章率達99.67%,推行“免證辦”“一證(照)通辦”,公布132個“免證辦理”和68個“一證(照)通辦”政務服務事項,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、精簡申請材料,讓“最多跑一次”越跑越便捷。
推行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法 跑出政務服務效能“加速度”
一張表單,建立全市重點項目電子表單,靠前服務,主動對接企業需求,對申請事項從牽頭受理到最后辦結進行全程跟蹤服務,讓企業事項辦理內容可視化,對重點項目建立“工作日志”。兩項舉措,為項目落地保駕護航,制作重點項目推進“作戰圖”,公布“幫您辦”專班名片。零成本、零門檻助力企業開辦加速度。設立企業開辦專區,專門的服務團隊利用簡明易懂的方式,對群眾進行全程指導,幫助群眾辦理。政府買單送公章送政策。全面推行企業開辦首套印章免費刻制服務,實現營業執照和首套印章同步發放,真正實現企業開辦“零成本”、市場準入“零門檻”。
三重服務,第一重開展上門服務、預約服務、延時服務,第二重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研究“疑難雜癥”,第三重報區委、區政府確定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。四項機制,建立會商聯審、限時辦結、跟蹤督導、“好差評”機制。
加速推進“一件事一次辦”集成服務 政務服務更好辦
精簡辦理流程。整合122項政務服務事項表單,形成“一表申報、一套材料、一次提交”模式。優化服務專班。政務大廳設立7個“一次辦”綜合窗口,成立28家單位28人的“一次辦”服務隊伍,推行“一次辦”專窗統一受理、“一次辦”專員統一流轉和統一出件模式,讓群眾辦事少跑路、減負擔。推出“入園入學一件事一次辦”新服務。率先打通新生入園入學報名各環節堵點難點,推動實現“網上申報、在線核驗、一次辦成”,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。
加強區域合作 “跨省通辦”疏解群眾急難愁盼
設立“跨省通辦”服務窗口。海勃灣區設立5個“跨省通辦”窗口,實行首問負責制,針對提出辦理異地事項的申請,工作人員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提供業務咨詢、申報輔導、溝通協調等服務。梳理“跨省通辦”事項清單。通過事項梳理、匯總、征求意見梳理涉及醫保、社保、殘聯、公安、市監等政務服務事項87個。簽訂“跨盟市通辦”合作框架協議。以滿足企業群眾異地辦事需求為抓手,積極探索開展結盟式政務服務“跨省通辦”,與錫林浩特市政務服務局簽訂“跨盟市通辦”合作框架協議,深入推進區域政務服務合作,打破事項辦理的屬地限制,充分激發“跨省通辦”服務效能。
提供愛心暖心服務 讓政務服務更有“溫度”
為民服務有溫度,推行延時預約服務。海勃灣區全面實行5+2工作日加雙休日的主動延時和預約延時服務,公布區級419個延時服務事項,切實解決企業群眾“上班沒空辦、下班沒處辦”的痛點難點問題,最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。設立“辦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專治“疑難雜癥”。對反映到的問題,逐項研究分析、追根溯源,形成“辦不成事”的事項記錄表,安排專人辦理受理,多個部門進行協調配合,助力解決企業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堵點、痛點和難點問題,通過建立發現問題渠道、搭建解決問題機制,逐步打通脈絡,不斷優化審批服務,獲得群眾的認可,提高群眾的滿意度,打通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推行“適老化”改革,讓老年人更安全更便利。為了切實便利老年人辦事的需求,方便老年人咨詢相關政策、辦理養老資格認證等相關業務。結合政務服務工作實際,設立老年人“代辦·幫辦”服務窗口,多措并舉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貼心、周到、便利化的服務。截至目前,服務老年人6000余次。推進代辦幫辦服務向基層延伸,共筑基層“同心圓”“幸福圈”。海勃灣區49個便民服務中心(站)全部設立“代辦幫辦窗口”,設立“網格員+兩委成員”的代辦幫辦專員,構建了“主動幫辦+全程代辦+貼心服務”,藍天社區推行群眾“點單”我來辦,湖東社區推行520工作法各具特色,為群眾提供的優質、高效、快捷的幫辦代辦服務,打通為民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