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以來,海勃灣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“揭榜領題”部署會議精神,緊扣基層黨建重點工作任務,持續深化“五化協同、大抓基層”,實施五項工程著力抓好各領域黨建和黨員隊伍建設。
以體系建設為核心 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
海勃灣區持續加強教育管理,夯實堡壘基礎,靈活運用講授式、研討式、模擬式、互動式、觀摩式、體驗式等教學方法,探索“課堂基地”實訓模式,落實好“紅色微黨劇”“新時代大講堂”等紅色教育系列活動,增強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感染力;創新開展“七個一”活動,開展專題學習、講專題黨課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。
為提升工作質量,強化督導,海勃灣區將“最強黨支部”建設情況作為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,納入年度黨建目標考核范圍;開展“廣談話、聽意見、查問題、促提升”組織工作專題調研,重點查看“最強黨支部”建設情況,建立“月問詢、季調度、半年走訪、全年總結”工作機制,推動“最強黨支部”建設落地見效。
海勃灣區堅持動態管理,采用階梯式的方法對已評定的“最強黨支部”進行分級評定,切實強化動態管理;開設“最強黨支部風采展”專欄,宣傳成績突出、特色鮮明的“最強黨支部”,各基層黨組織爭相競逐,帶動形成了銀發宣講團、連心議站、陽光議事廳等一批基層黨建特色品牌,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。
以治理有效為目標 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力
海勃灣區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,以開展“雙曬”活動為契機,解決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1800余件,群眾點贊量超300萬,歸納總結了“大合唱”“星火”等27個優秀基層治理黨建品牌,24部優秀“雙曬”視頻被學習強國、新華社、北疆先鋒等中央、自治區媒體采用,基層黨組織群眾認可度、引領群眾能力進一步提高。
為做細做實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工作,海勃灣區全面推行“網格五步工作法”,制定《關于進一步做好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“雙報到雙報告雙考核”為群眾服務工作的通知》,進一步明確黨組織、在職黨員報到形式、報到片區。區直機關49個黨組織、880余名黨員走進社區網格進行志愿服務,為群眾解決道路修繕、井蓋維修等民生問題;舉辦網格隊伍“大比武”活動,進一步提高網格隊伍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,營造網格隊伍“鉆業務、練技能、強素質、爭先進”的良好氛圍;常態化開展網格服務日、在職黨員進網格等活動,推動各方力量下沉網格,將“單打獨斗”的局面扭轉為“協同作戰”;積極配合開展城市基層黨建專項行動,采取線下入戶走訪+線上電話聯系+微信公眾號宣傳和錯峰入戶走訪的方式,實時更新網格相關信息,首批建立信息檔案11736份、配套按照網格服務公示牌。
海勃灣區還全力推動“紅色物業”建設,將黨建工作融入物業管理服務鏈,大力推廣物業企業管理層和社區“兩委”班子成員“雙向進入、交叉任職”,目前已實現與56個物業公司交叉任職。同時,全力做好經費保障,建立經費落實情況月調度、季督查機制,通過召開基層黨建工作調度會,及時幫助解決資金撥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確?;鶎臃杖罕姼心芰?。
以鄉村振興為目標 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力
去年以來,海勃灣區積極落實《海勃灣區村(社區)“兩委”成員考核方案(試行)》,通過月小結、季考評、年度考核方式進行考評,不斷加強村干部監督管理規范化;建立村(社區)后備干部人才培養庫,通過村(社區)“兩委”結對幫帶方式,進一步加強后備干部動態管理和培養,目前,已儲備21名村“兩委”后備力量。
海勃灣區積極開展“最強黨支部”達標創優活動,推動4個已創建“最強黨支部”建設提檔升級,成功評選市級“最強黨支部”示范點1個、示范基地1個,以點帶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。
海勃灣區還實施了千里山鎮新地村蔬菜包裝分揀、新豐村“初心田園”三期等實體項目,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;積極推進千里山鎮王元地醬菜廠項目(一期)、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建設,大大提高保鮮貯藏水果蔬菜品質;云飛有機葡萄干加工中心建設項目、“烏海葡萄”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,建成后可培育有發展前景的鮮食葡萄品種,有效利用現有鮮食葡萄優勢,推動葡萄特色產業延鏈、補鏈、強鏈。
去年,海勃灣區建成保供菜籃子示范工程1000畝,在種植溫室試點安裝智能管理設備,實現溫度控制、實時監控等智能化管理,推動蔬菜供應自主安全、品質提升;完成漢森、云飛等龍頭企業舊園改造3850畝,新建標準化園1000畝,葡萄保有面積達1萬畝,葡萄產業規?;?、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升;打造“王元地”品牌面粉和面食,創建領恒農業合作社農副產品超市鄉村振興示范店,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。
以群眾認可為基礎 提升基層黨組織影響力
針對各行業黨委黨建基礎薄弱的現狀,海勃灣區按照突出重點、分批推進的方式,組建3個非公行業黨委,由各行業管理部門黨組書記或主要領導兼任行業黨委書記,業務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兼任行業黨委副書記,選舉有一定影響力的“兩新”黨組織負責人任黨委委員;同時,明確1名業務科室負責人作為黨建聯絡員,進一步完善體系、充實力量,為行業黨建的聯系、組織、協調、指導、督促等各項具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。
海勃灣區積極探索推動新業態、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,大力探索商圈黨建工作新方法,打造“1234”工作法(“1”即商圈黨建明確“一個目標”:實現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面覆蓋;“2”即促進雙向發展:抓黨建促發展,以發展強黨建;“3”即突出“三大特色”:“黨建物業聯建模式”、以活力黨建為抓手建立紅色孵化器、積極探索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新模式;“4”即依托商圈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展四項服務的工作模式)。
為深化和拓展服務指導,海勃灣區充分發揮黨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“最強黨支部”(紅色服務團)示范引領和服務中心作用,選派13支“最強黨支部”包聯服務兩新組織13家,實施“1+4”清單工作法;并按照“1+2”派駐原則,下派199名黨建指導員,指導475家“兩新”組織。
以團結進步為主體 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
海勃灣區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作為契機,將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”這條主線上來,按照《海勃灣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實施方案》要求,圍繞6個方面21項重點任務,對照測評指標開展自查工作,全面做好軟硬件保障、材料審核、檔案整理等基礎性工作,積極培養各級各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典型,樹立“一盤棋”思想,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,助力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。
海勃灣區充分利用宣傳展板、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,統籌用好傳統宣傳載體和“兩微一端”等新媒體,加大黨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力度;各社區根據轄區特點,以融合開展活動為契機,以社區宣傳欄、電子屏等為陣地,不間斷24小時滾動播放《內蒙古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》《民族區域自治法》,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、針對性強的民族政策法規宣傳,有重點、分層次地向群眾宣傳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;通過線上線下同向發力的方式,積極營造民族團結進步良好輿論氛圍,線下在轄區商業街、居民區、社區服務中心等人流密集場所,懸掛宣傳條幅、張貼海報,線上通過公眾號持續轉發“民族一家親”為主題的相關知識,傳播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,營造出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。
服務群眾“最后一米”
節假日堅守崗位
上門慰問